疫情下备受关注的无人配送战局,肯定少不了行业巨头的参与。
近期***受业内关注的消息,则是7月中旬,美团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:***晚3-5年会让无人配送车发展到规模化应用阶段。同样,无人配送的另一个重要应用——无人机服务,也预期“3-5年后会在很多城市看到”。
当前,已有几辆美团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区常态化运营。而美团的无人机则已迭代了几代机器,在北京、深圳试飞。
同样早已投入无人配送研发的另一巨头——京东,也在大刀阔斧推进:7月16日,京东宣布在常熟成立全球***“无人配送城”,京东物流无人配送研究院项目正式落户常熟。
除了***近美团和京东对无人配送的热度外,全球巨头的无人配送布局其实早已开始。从海外的互联网大佬谷歌、苹果、微软,到国内BAT、京东、美团等,早早地就入局了无人配送的生意。在2016年,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就开始了校园内的无人车分拣配送。美国联邦航空局在2019年4月向无人机配送公司“翼航空”发放了美国***无人机配送许可。2018年,阿里菜鸟物流的无人车,就已经公开“露脸”,支持用户扫码、刷脸实现交互功能……
送餐机器人、远程无人机配送、智能分拣等,除了以更安全、高效的方式让配送更有科技感和未来感之外,更重要的是它“一键触发”了非接触经济的飞速发展。
如今,各行各业对无人配送商业价值的认可毋庸置疑,但如何才能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还有诸多疑点。那么,如何看待无人配送及其驱动的“非接触经济”的现在和未来?《中外管理》专访了知名趋势营销专家、知萌咨询创始人兼CEO肖明超。
无人配送的***大优势,是打通“末端100米”
近日,由《中外管理》联合举办的“2020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”线上发布会上,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王基铭院士就提出:“未来十大趋势之一就是数字技术提升企业经营效率,‘智慧企业’助力科学管理。数字化将重新配置各类要素形成新的商业模式,为企业构建科学的管理流程与运营模式。”而这其中,无人配送的大规模应用,是应有之义。
无人配送确实让非接触经济更加“务实”,恰恰是打通了物流配送的***后100米,能降低对人工配送的成本。专业数据显示,物流配送的终端配送环节,占用了配送员单次配送时长的20%-40%。
2019年7月,中国首条无人机快递配送航线开通。参与者是中外运敦豪(DHL)与中国智能飞行器公司亿航。试飞数据显示:无人机配送,只有货车送货时间的1/5,成本更低。
同年,上海一家机器人厂商YOGO发布了终端配送群体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,每单可实现15分钟到家。其通过云端、物联网、智能储存分拣柜和配送机器人的联合,实现了能够覆盖接收、暂存、分拣、递送、提货、反馈、退货七大环节的无人配送流程,让无人配送的热度骤然升温的,恰恰是在疫情期间。一批批智能机器人迅速上岗,穿梭在医院病房,为医护人员与患者送餐、送药,高效、安全。
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对外表示:***晚3-5年美团会发展到规模化使用无人机服务的阶段。但在此之前,技术上的疑难杂症还需要解决,诸如无人驾驶在技术上还存在不少挑战,从算法、传感器和算力都需要提升。
但无论如何,无人物流将成为未来物流行业的主流已是行业共识,但是,3-5年真的就可以完全落地吗?作为无人配送服务的始作俑者们,似乎更愿意对此表示乐观,而能不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技术的升级和迭代,并无过硬的证据,或许依然还需要审慎企盼。
实话实说,“无人配送”离普及化还有多远?
任何智能化终端的应用,对周边环境都会有新的要求,更何况是无人机联入智能网。那么,无人配送如果要实现规模化、普及化,其支撑的基础是什么?
在肖明超看来:无人配送的发展,需要两个大的背景支撑,一是5G社会带来的物联网时代,二是新基建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。因为无人配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,它是依托于整个数字化、智能化社会而衍生的产物,这就意味着,无人配送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和畅通无阻的运行环境。
这就像电动车的发展依托于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样,无人配送,不仅依赖于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积累,而且还依赖于更加智能的交通环境,也就是无人配送和城市的车联网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。
试想,在中国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,无人配送车和各类有人驾驶的车同时行驶时,如何“友好共处”在一条道路上?此外,如何实现精准的点对点无人配送服务?无人配送的无人车不是一辆“车”,而是一套复杂精密的计算系统,这个系统背后是看不见的平台和生态圈。智能化时代是“软件定义硬件”的时代,解决复杂环境里可能遇到的海量问题,仍需要大范围的实验来反复验证。
事实上,5G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始应用,5G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带宽,以及高速稳定的传输质量,让无人机、自动驾驶的升级,精准的点对点的服务得以实现。而新基建战略引领下城市基础建设、智能化的升级,对行业来说,相当于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和一个新的智能工业时代的到来。
以上条件满足之后,才能支持非接触经济这种形态,以及无人配送的常态化。
虽然疫情驱动了非接触经济的发展,让无人配送有了更合理的用武之地,但是,“无人配送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解决长距离的配送需求,完成3-5公里的***后一站配送,才是可行范围。美团说的3-5年,应也是实验阶段。”肖明超总结道。
非接触经济趋势下,企业的机会在哪里?
无人配送***直接推动的就是非接触经济的发展。即使3-5年后只是解决***后几公里的配送问题,当无人配送的常态化,也必然会为中国企业带来非接触经济的红利期。据记者了解,包括首旅如家、亚朵、青藤酒店集团在内,杭州有超过400家酒店启用了“无人前台”,入住者只要打开支付宝手机线上填写入住信息、支付押金,即可在大堂内自助打印房卡,自助入住。
那么,“无人”范畴下的非接触商业模式,会率先在哪些行业流行起来?“目前可预判的就是物流配送、酒店、旅游行业,通过扫码、扫脸,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,消费者就可以直接进入酒店、或进入景区。而智能制造、无人工厂,远程诊疗、智能机器人,乃至公共服务领域都可以采用非接触模式。”
记者了解到,一台无人消毒车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,每小时的工作量大概是3000平方米左右。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在指定地点给车添加消毒水就可以。智能机器人的医院送餐,会自动感应送餐服务是否完成配送,机器一次的配送续航时间可达20小时。而无人机防疫更是在疫情期间凸显了比人工更大的优势,减少了人体消杀的风险,空中立体喷洒,防疫效果更好。
总之,当一种消费需求是恒定的,不需要付出什么情感,只是从A点 到B点解决距离问题和半径问题,效率和安全性需求更高的行业,更适合非接触模式。
而另一方面,更多依赖体验式服务、以及情感需求更强的行业,可能不太欢迎“非接触”。
肖明超举例:正如当下火爆的在线教育,实际效果看,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面对面交流的效果。很多教育公司,也在试图用AI机器人模拟外教与学生在线教学,但是,现在也只能是非常机械的交互,学习氛围、沉浸感、情感体验以及卷入度等等,都无法与现场相比。
未来,需要更丰富情感体验、接触体验、互动体验、交流体验的场景,是不大可能变成非接触经济“试验田”的。为什么现在很多智能音响,比如:百度的“小度”、小米的“小爱”、阿里的“天猫精灵”那么流行,其实,就是给人一种“懂你的心情”的感觉,解决了一些情绪感知、情感互动的社会需求。
无人配送,会“干掉”骑手吗?
“以快递业务为例,无人配送,是快递行业和职业升级的结果,但大批量的失业不太可能。”肖明超解释:无人配送、非接触经济是一个生态概念,只有规模化、常态化,才能解决降低成本的问题,在所有创新和技术迭代的优势还没显现的时候,依然需要人力,需要蓝领工人发挥作用。
而且,真正的智能化是让人腾出双手,然后让人进一步发挥更多的主动能动性,未来的蓝领可能不是现在大家理解的工人,而是能够检查智能前端和终端的操作,并解决相关的服务问题的人。非接触经济形势下,并非不需要人力,而是现在的蓝领工人要变成能掌握新技术的一批工人。
从产业链的角度看,非接触经济对软件和硬件都有非常强的、多元化的场景需求,每个领域会形成垂直的深度发展链条,届时会衍生出更多新的行业和领域,同样需要智能时代的新蓝领。
发展非接触经济,还有哪些潜在风险?
“当无人配常态化,非接触经济大行其道时,隐私安全和数据安全将是首当其冲的问题。”肖明超表示,大数据时代,这是个常识性的,但至今未妥善解决的问题。非接触经济其次带来的问题是:社会也会面临劳动力的结构性转型和升级问题。正如前文所及:未来所有的点和点、物与物的联系都是千丝万缕的。蓝领工人需要围绕数字化升级,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。
再者,非接触经济相应的法律法规都要提上日程。如:无人配送过程如产生纠纷和事故责任如何界定。
以美国为例,记者了解到,相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,美国已经有地方针对无人配送制定相应政策,与营造开放的商业环境,尤其是校园配送业务,已经运营得相当成熟。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批准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uro,在2020-2021的两年中部署5000辆低速自动无人驾驶送货小车R2,通过在集中的地点放置物品,实现短距离的即时配送,包括生鲜、外卖、包裹等。
而邻国日本目前就没有对非接触经济针对性的法律法规,已经试点的无人配送基本在封闭环境内,如园区进行。而欧洲许多国家,无人配送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试点。
总之,非接触经济已经不是一个商业问题,而是智能社会里从公共服务到社会治理的一个生态问题。
更多资讯:有个机器人